新聞中心
NEWS
2016中國找礦大發現 江西朱溪鎢礦居首
發布時間:
2017-01-13 00:00
已經過去的2016年里,中國礦產勘探捷報頻傳,其中有10大發現,每一個都足夠震驚全世界。這些礦,將促進礦業發展與繁榮,進一步鞏固我國礦產資源大國的地位。
一、江西朱溪鎢礦資源量刷新世界紀錄
江西省國土資源廳1月5日宣布,江西省地質工作者在浮梁縣發現超大型鎢銅礦--朱溪鎢銅礦,333+334類三氧化鎢資源量286萬噸,再次刷新了鎢礦資源量的世界紀錄,成為迄今世界上發現的資源量最大的鎢銅礦,其資源量是原世界最大鎢礦--大湖塘鎢礦的2.7倍。這也是江西省在查明贛北大湖塘超大型鎢礦后,查明的又一世界級超大型鎢銅礦。
二、貴州發現1.92億噸亞洲最大錳礦
1月下旬報道,貴州省地礦局103地質大隊在松桃自治縣與江口交接的大山中,新發現了三個超大型錳礦床,其中,普覺錳礦(整合)超大型錳礦床新探明錳礦資源量1.92億噸,堪稱亞洲第一。
關地質專家稱,該礦藏探明后,銅仁市擁有的錳礦資源量已在全國排名第一,進入世界前列。業內人士認為,新的超大型錳礦床的發現,將為貴州建成全國最重要的錳及加工業基地、武陵山區國家級扶貧攻堅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
三、四川鋰輝石超級大礦:估值3876億
1月27日中新網報道,四川甘孜州康定、雅江、道孚三縣(市)交界處的甲基卡鋰輝石礦區,已探明資源儲量達188.77萬噸,相關專業機構分析評估,甲基卡鋰輝石資源前景有望突破300萬噸,康定、雅江、道孚交界的35.96平方公里鋰輝石礦區已上升為國家級整裝勘查區。
甘孜藏區甲基卡鋰輝石礦鋰金屬初步估價達3876億元,其中所含的6.6萬噸同位素鋰6(6Li),相當于2428.8億噸標準煤的能量,約占全世界探明可采煤總儲量(8260億噸)的29%。據悉,甘孜州將按照發展規劃分期開發甘孜鋰輝石礦山。
四、青海發現我國首個深層鹵水鉀鹽礦床
7月21日,中央地勘基金投資的深層鹵水找鉀探索項目--青海省茫崖鎮東北部大浪灘深層鹵水鉀礦普查和青海省冷湖鎮昆特依深層鹵水鉀礦預查項目通過專家評審驗收。至此,我國第一個深層鹵水鉀礦床現身。大浪灘深層鹵水鉀礦普查項目在地下200米~1500米范圍內初步查明333+334氯化鉀1.5637億噸,相當于柴達木盆地已探明儲量的15%,氯化鉀平均品位0.5%。
五、陜西延安發現千億噸超大型石鹽礦
8月,陜西省國土資源廳發布消息,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延安地區首次發現一超大型石鹽礦,新增石鹽礦礦石資源量1113億噸,相當于90個大型石鹽礦床的規模,是目前全國已探明石鹽礦床中單體儲量最大的一個,填補了延安地區無石鹽礦的空白。經相關專家初步評估,其潛在經濟價值超過4萬億元。
六、內蒙古發現國內最大晶質石墨單體礦
9月,經報內蒙古國土資源廳備案,核工業二〇八大隊在內蒙古烏拉特中旗高勒圖礦區發現全國最大晶質石墨單體礦,晶質石墨礦石資源量31595.72萬噸, 礦物量(固定碳)1580.88萬噸,平均品位(固定碳)5%,均為新增礦產資源量。礦體長2100米,控制最大延深703米,礦石為晶質石墨二云母片巖。目前內蒙古金彩礦業有限公司擁有其探礦權。
七、貴州發現一儲量過億噸超大型鋁土礦
9月,從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勘查局獲悉,道真自治縣發現一座儲量超過1億噸的超大型鋁土礦,該礦是貴州省近30年來探獲的又一個超大型鋁土礦床。據專家估計,該礦床潛在經濟價值約200億元。
八、新疆發現世界級超大型鉛鋅礦
新疆地礦局9月25日宣布,經過6年的勘查評價,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在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縣境內火燒云一帶,發現一處資源儲量近1900萬噸的世界級超大型鉛鋅礦,這也是目前我國資源儲量最大鉛鋅礦。其中,可用于工業開采的儲量達1887.37萬噸,占總儲量的99.6%。
九、湖北發現超100萬噸大型鈮礦床
11月從湖北省國土資源廳獲悉,由湖北省地勘基金投入的竹溪縣巖屋溝-青巖溝地區鈮多金屬礦預-普查項目取得找礦突破,預測鈮礦資源量超過 100 萬噸,達大型以上規模。該項目由湖北省地質調查院承擔,已實施的 11 條探槽均見工業礦體,礦體厚 17.49 米~143.47 米,已完工的 1 個鉆孔見礦視厚度達 129.14 米。
十、中國首個千萬噸級銅礦床現身西藏
12月,科技日報報道稱,中鋁礦產資源公司對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鐵格隆南礦區榮那礦段、拿若礦區詳查后發現,這里共探明銅金屬量1349.2萬噸,且332級別金屬量占到總量的70%以上。
加上此前多不雜、波龍兩個礦區已經探獲銅金屬量700多萬噸,整個礦集區銅金屬量已超過2000萬噸。從而,多龍礦集區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級超級銅礦礦集區,在世界級超級銅礦排名榜中列第25位。